用户触达场景下的智能化实践
目录
在电商场景中,平台或商家为了招揽用户,通常会给用户发红包或优惠券,这种主动通知用户的行为称为用户触达。常见的触达方式有手机短信、消息推送、应用弹窗、信息流广告等。

消息推送和弹窗
商家触达用户的行为,实际上是推送广告信息,所以打扰用户越频繁,效果会越差,因为用户可能会屏蔽通知和短信。因此,商家需要注意在商业价值与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平衡点。
1. 触达方式
用户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新访、新消、活跃、核心和流失这五个阶段。每个阶段对应一些运营策略,其中触达是不可缺少的动作。

用户生命周期以及运营策略
触达按渠道划分可以分为站内和站外。站内如弹窗、站内消息、首焦页面;站外如信息流广告、短信、微信公众号。
触达按触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触达和间接触达。直接触达比如给用户推送消息、发短信等。间接触达是指用户的行为触发了消息,例如用户打开 APP 后触发了弹窗,浏览其他 APP 触发我们投放的广告等。

本文介绍直接触达的业务场景与实践经验。
2. 决策要素
要执行一个触达动作,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内容:触达哪些用户,什么时候触达,用什么方式触达,是否发放福利(以及福利的额度)、触达的文案内容。简而言之,要考虑这五个要素:人群、时间、方式、福利和文案。
下面通过一个案例,介绍各要素的决策思路。
在大促前期,我们希望用户提前下定金,为正式的大促蓄水。选定的钩子品是某款女式羽绒服。
人群
人群包可以选择对钩子商品感兴趣的用户,如历史上访问过服饰类商品的女性用户。为了保证转化效果,也会加上活跃度的条件,如近期有回访的用户。
时间
发送消息的时间通常选择用户回访比较活跃的时间,比如晚上10点。
方式
应用内的消息推送没有成本,但是覆盖的用户量小。短信可触达用户的规模大,但是有一定的触达成本,同时一些机型会默认屏蔽掉营销短信。考虑到触达用户的规模会影响到大促期的爆发力,我们倾向于选择发短信。
福利
钩子品本身参加定金购活动,定价比较低,所以没有再发放优惠券。
文案
文案内容是触达中最重要的要素。通过测试发现,当其他要素保持不变,仅内容不同,最后效果能有两倍以上的差别。
本次文案内容主要突出价格和卖点,其中卖点强调鹅绒材质和保温功能。最后发送的短信文案为:
双11定金购「女式羽绒服」立省¥320!大毛领+90%白鹅绒,-30°不惧寒,戳> xxx.com/a/Fnvz
3. 触达系统
回顾前面的例子,如果人工决策这五个要素,不仅效率低下,效果还难以保证。具体来说,可能有如下问题:
- 触达的文案千篇一律,用户容易审美疲劳。
- 人工配置工作量大,可能导致任务冲突,比如重复发放优惠券。
- 用户可能被频繁触达,这样不仅伤害用户体验,还会降低触达的收益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同时提高触达效果和运营效率,我们需要系统化地决策触达相关的要素。
如下图所示,触达系统分为四大模块:文案平台、配置中心、决策中心和执行中心。

文案平台
生产和管理文案,主要是商品相关的卖点、图片和视频。
配置中心
配置任务、用户和商品相关的参数,用于决策与执行。
决策中心
触达系统的核心模块,用模型计算触达五要素:人群、时间、方式、福利和文案。
用户模型对用户生命周期进行建模,决定触达人群和时间。
内容模型提供个性化能力,生成千人千面的触达文案。
策略模型主要是对触达方式(手段、渠道)和福利进行决策,通常需要基于预算约束最大化全局目标。
执行中心
根据决策结果,执行触达动作。它主要是“执行”相关的服务,比如短信发送服务等。
系统的处理流程大致分为三步:首先是在配置中心发起任务,其次由决策中心进行决策,最后执行中心实现触达。值得注意的是,文案素材是由人工生产,决策中心和执行中心还要从文案平台拉取数据,再拼接成最终的发送结果。
接下来主要介绍分别介绍用户模型、内容模型和策略模型。
4. 用户模型
用户模型需要根据业务目标,来输出目标用户群体。下面介绍两种目标:促活跃和促转化。
促活跃
通过触达促进用户回访,从而保持用户的粘性。圈定的人群主要是低活跃甚至流失用户。我们可以用模型预测用户的流失概率,然后选取流失概率高的用户进行触达。
促转化
通过触达促进回访用户下单,从而提升收益。圈定的人群是购买概率比较高的用户。
具体来说,可以考虑种思路:人找货和货找人。
人找货的场景下,预测用户感兴趣的商品,使用兴趣商品进行触达。
货找人的场景下,预测购买概率高的用户,使用优惠和卖点进行触达。

5. 内容模型
内容的决策通常是在触达执行的时候,从文案候选池中选取点击率(或转化率)高的文案进行触达,实现发送内容的千人千面。
内容生产可以采用模板加变量的方式,通过变量的个性化实现内容的多样性。
模板赛马
如果存在多个文案模板,可以用赛马的方式选择最佳的模板(多臂老虎机问题)。具体做法是采用 Epsilon-Greedy 算法,先用适当的流量测试不同模板的效果,再选出效果最好的模板,并给它大部分流量,剩余的小部分流量继续探索其他模板。
个性化变量
个性化变量可以是利益点,比如优惠券、兴趣商品,也可以是用户相关的信息,比如昵称、城市等。通过AB实验发现,相比于固定文案,个性化商品变量的文案可以使转化率提升 50% 以上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频繁使用类似的文案,会引起用户疲劳。因此,还需要控制内容素材的使用频次与生命周期。

含个性化商品的文案
商品标题改写
发送短信(或消息推送)一般有字数限制。为了满足字数要求,一般需要改写商品标题。此外,改写后的标题还要保留商品的卖点,进而吸引用户点击。
具体来说,商品标题的改写可以分两个步骤:
- 实体识别。基于 NLP 中的实体识别模型,识别商品的实体词,如“洗感清爽不紧绷,清润茶语沐浴露”中的“沐浴露”。
- 取卖点并改写标题。思路是从评论中挖掘卖点,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。

示例
商品展示标题 | 标题缩写 | 标题改写 |
---|---|---|
四季全屋循环扇, 一年四季都能用 | 循环扇 | 透气触控调温全屋静音循环扇 |
洗感清爽不紧绷,清润茶语沐浴露 | 沐浴露 | 丰盈泡沫长效保湿沐浴露 |
模拟人手灵活按摩,3D揉捏按摩肩带 | 按摩肩带 | 防汗3D按摩揉捏亲肤肩带 |
6. 策略模型
策略模型主要决策三个要素:时间、方式和福利。下面分别介绍决策的思路。
发送时间
简单的办法是分析用户的活跃时间,然后选择活跃时段进行触达。

复杂一点的办法是预估用户在不同时间段的触达效果,比如点击率和转化率,然后选择效果好的时段触达。
触达方式
考虑两种触达方式:发短信和消息推送。短信的好处是覆盖用户多,但缺点是有发送成本;消息推送虽然免费,但有些用户关闭了推送,因而触达不到。
在费用有限的前提下,要决定每个用户的触达方式,目标是最大化触达收益。收益目标可以是流水、毛利润、点击率、转化率、投入产出比等。
明确了业务目标和约束条件,就可以建立数学规划模型,然后求解并输出结果。
触达福利
福利发放的思路主要有两种:一是回馈型,消费越多优惠越多,比如酒店和航空的会员体系;二是杀熟型,给不活跃的用户或新用户发大额红包。
第二种方式常常被用户诟病,还可能有法律风险。由此可见,福利决策不是仅是技术问题,还要考虑法律法规、社会责任、用户心理等多种因素。
从数据和模型的角度来看,福利决策也有很多难点。
- 数据稀疏。很多活跃用户没有收到过红包,或者只收到过很少的几种红包。
- 数据有偏。历史发放策略倾向给流失用户发放高额红包,但由于用户已经流失,导致高额红包使用率缺偏低。这其实不符合真实的用户心理。
- 多目标。 业务相关的核心指标有转化、流水、支付用户数、回访率、使用率、人均使用成本等等。业务希望所有目标都好,这给建模带来不小的难度。
我们尝试了多种模型,从不同的角度来决策。
模型1
福利敏感度模型(目标导向)。预估不同福利下用户的转化概率,然后构建线性规划模型。目标是支付用户数最大化,约束是成本、用户年消费金额(ARPU) 和 投入产出比(ROI) 满足一定条件。
模型2
购买概率模型(偏杀熟型)。预估每个用户的购买概率和消费水平,基于预测值给予不同的福利。
模型3
用户价值模型(偏回馈型)。基于毛利额的贡献对用户价值进行预估,高价值的用户给予相对高的福利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业务目标。
7. 后续工作
后续的工作主要是迭代模型,使得触达更精准和有效。下面列举几个优化放向。
多要素综合决策
决策要素之间存在依赖,可以考虑建立全局的优化模型。例如,积分兑换活动18点结束,那么触达用户的时间不应该晚于18点。这说明决策触达时间还需要考虑福利的玩法。
考虑增量收益
以最大化转化率为例。假设用户1的自然转化概率是 0.6,触达后提升至 0.8,而用户2的自然转化概率是 0.2,触达后提升至 0.6。考虑增量收益的前提下,用户2的触达收益可能更大。
触达方式联动
除了短信和消息推送,还有其他的触达方式,比如开屏广告、信息流广告、站内弹窗等。可以考虑把不同的触达方式联动起来,尽可能去平衡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。
个性化疲劳度
不同用户对触达的容忍度不同,可以考虑从用户级别建模,尽量减少对容忍度低的用户进行触达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
8. 结语
触达的动机是商家希望与用户建立连接,并保持良好的商业关系。它的基本要求是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商家的触达动作应该寻求短期目标和长期价值的平衡,而不是去打扰用户,更不应该套路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