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导体制造设备中的晶圆调度

目录

聊一聊制造业。制造业不好搞,尤其是半导体制造。它硬件难搞,软件也难搞。讲一个调度问题,你看难不难。主要讲问题,不讲细节。

搞半导体,就是造芯片。从沙子到芯片,有2000-5000道工序。简单来说,流程如下。

芯片厂是流水线。相比传统工厂,芯片厂很讲究,要一尘不染。大概长这样。

你看厂里面,好多机器设备。主要是对硅片,也就是晶圆,进行各种工艺。不同的设备,负责不同的工序。

半导体制造设备,主要是发达国家生产,比如美国AMAT,日本TEL,荷兰ASML。国内有北方华创,中微,长川等,目前还在追赶。

我们看一款设备(来自AMAT)。

把盖子掀开,里面是工艺腔室,负责加工晶圆。中间是机械手,负责搬运和取放晶圆。

下面是设备的平面图。

把盖子掀开,里面是工艺腔室,负责加工晶圆。中间是机械手,负责搬运和取放晶圆。

从上往下看,大概这个样子。

其实有很多设备,都是这个结构,比如下面这些。

这样的设备,称为集束设备(Cluster Tools)。

晶圆进入设备后,需要执行工艺流程。具体来说,就是指定腔室,指定顺序,晶圆在其中加工。整个过程自动执行。

换句话说,机械手的移动、晶圆的取放、腔室的开关门、气压控制等等,这些操作的开始时间、结束时间,要提前规划好。

这是仿真动画。

这就是设备调度。简单来说,就是规划操作,有开始时间、结束时间,要满足晶圆的加工要求。

说一说调度的难点。

第一,有时间约束。比如排队时间、驻留时间。总之就是,尽量不让晶圆等待。

第二,产能要高。就是机械手、工艺腔室,尽量不要空闲。

第三,避免死锁。有的要进来,有的要出去。没搞好的话,进不来出不去,这就麻烦了。

第四,腔室要清洗。清洗的时候,腔室不可用。晶圆就要等,等久了良率就下降。

第五,硬件不稳定。操作时间不固定,比如移动、取放、开关门等等,存在一定的波动。

第六,通讯有延时。规划的和实际的,因为延时会存在偏差。时间久了,误差会累积,可能导致错误。

第七,硬件会故障。比如机械手有两臂,如果坏一只,另一只如何正常调度。

其实还有个难题。

把问题讲清楚,也不是很容易。这背后有工程问题,功能需求,算法问题,你怎么拆开,怎么描述。制造业的问题,有硬件问题,也有软件问题。对技术的深度和广度,要求比较高。如果你喜欢搞技术,不妨去制造业看看。

相关文章

大规模库存调度的算法实践

大型的零售公司一般会自建(或租用)多个仓库来储存商品,以便满足不同区域的销售。理想情况是每个仓库的库存量都能匹配当地客户的需求。但在实际中,有些仓库可能会出现商品缺货或滞销的情况。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