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售商品的 11 种定价策略
目录
说起零售,如果说商品是肉身,那么价格就是灵魂。消费者喜欢一个商品可能有千万种理由,但购买它可能只需要一个理由:价格合适。我们见多了商家的套路,但不一定思考过这背后的动机。为什么价格的末位数字是 9?为什么有组合装?为什么有特价?

本文总结一些常见的定价策略,并简要地解释其动机。大体上分为三类:
- 心理策略 从心理角度出发,让消费者感觉占便宜或者心里舒服。
- 长期策略 考虑中长期的收益,例如扩大市场规模、增强品牌力。
- 短期策略 考虑短期的销售利润,例如促销。
心理策略
尾数定价
假设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按 数字位数 从左到右递减,如下图所示。

通俗地说,人们对价格的最后一位(或两位)数字不敏感。
商家为了最大化利润,于是把消费者不敏感的位数修改为数字 “9”,即价格调整为 1599.99。这样一来,商品的销量变化不大,但是每件商品多挣 65.99元,从而增加销售利润。
引诱定价
假设消费者对商品的信息不完全了解(例如按摩椅、美容仪等),即消费者无法充分判断商品的功能,质量和服务等信息。品牌商提供了高、中、低三种档次的产品(例如下图的电动牙刷)。

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不充分,他们既不想买最便宜的产品,担心质量差;又不想买最贵的产品,觉得性价比低,所以偏向选择中间档次的产品。
商家利用这种定价策略,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主打商品(中间档次的商品),从而最大化销售的收益。
长期策略
目标市场定价
从长远角度来看,一个品牌需要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并定位目标市场。其中目标市场决定了商品的价格,并与品牌形象一起释放出商品的质量信息。例如奢侈品牌劳力士不会出售廉价手表,而沃尔玛不会销售昂贵的产品。
需要注意的是,高价格不代表高质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。关键在于产品带来的超出用户预期的质量和用户体验。
成本加成定价
成本加成定价法通过固定溢价来保证利润。首先计算单件商品的总成本,包含固定成本(例如仓储和管理成本)和可变成本(例如商品的采购成本,运输成本),然后把价格设定为 成本 × (1+加价率)。
示例 某商品的固定成本为 900 元,单位可变成本为 1 元,预计销量为 100 件。其单位成本为 (900 + 1 × 100)/100 = 10 元/件。如果加价率定为30%,商品的价格应等于 10 × 1.3 = 13 元。
成本加成定价的好处在于保证(短期的)销售利润。但它也有不足:
- 未考虑竞品。定价高于竞品会导致实际销量低于预期,从而降低收益。
- 为了保证利润,容易高估成本。
- 由于保证了销售利润,所以没有动力优化成本,进而导致商品价格越来越高。
因此,成本加成定价比较适用于非标品或者有垄断地位的商品。
撇脂定价
每个消费者对每款产品都有一个 保留价格,即消费者愿意为该款商品支付的最高金额。如果消费者无意于购买某款产品,那么其保留价格就趋向于 0。
撇脂定价的策略是让价格随时间由高到低变化,让消费者尽可能以其保留价格做出购买,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。
示例 假设苹果公司有三类消费者:早期、中期和晚期使用者,他们的保留价格从高到低,分别是。为了最大化利润,新品的发布价为,目的是让早期消费者下单。产品在中期降价为,促进中期消费者购买。产品即将换代时定价,这时晚期消费者购买。
采用撇脂定价的前提是有成熟的知名品牌,这样早期使用者才能迅速注意到新产品。但是如果市场竞争激烈,早期使用者可能会考虑性价比更好的竞品,导致对采用了撇脂定价的新款产品的需求趋于零。
渗透定价
渗透定价与撇脂定价的思路相反,它的首要目的是获取市场,通过把价格定得非常低(甚至利润为负)来实现,之后再提价从而实现盈利。
这种定价方式适用于“产品+服务”。例如手机入网和宽带业务第一年特别便宜,汽车销售之后通过零配件和保养服务赚取利润,游戏机出售之后通过卖游戏赚取利润。
高低定价
为了吸引消费者,商家会在商品目录中设定一些低价商品,其余商品通常保持相对高价。公司让消费者先到店(或网站)购买一些较为便宜的商品(俗称"拉新"),但最终期望消费者会同时购买高价商品和低价商品。
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一般都有拉新商品(限新客,价格非常低)和引流商品(低价商品)。
会员价
公司为了吸引客户长期消费,向用户收取会员费,并承诺提供额外的服务,比如会员价和更好的售后服务等。会员价一般适用于电商平台或者大型商超,例如亚马逊的Prime会员,山姆会员超市。
短期策略
竞争定价
竞争定价就是参考竞争对手产品的定价。这种定价方法一般适用于完善且竞争激烈的市场,即市场的价格水平已经达到平衡。它的优点是风险低,因为竞争对手没有破产说明有利可图。
竞争定价的主要问题如下:
- 照搬竞争对手的价格可能导致设定的价格非最优价格。
- 激进的竞争定价可能导致触底竞争。例如某公司将价格设定为比竞争对手低 10% 的水平,如果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也打算这样做,整个市场价格就会慢慢走低,利润也随之减少。
- 如果市场中所有人都采用竞争定价会导致市场成为静态的市场,从而不利于整个市场上利润的增加。
捆绑定价
商品以捆绑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,让消费者认为购买捆绑商品时会更划算。常见的捆绑方式有:
- 买赠 购买商品送小礼品或者其他服务。
- 满减 购买的商品总金额或者件数达到一定额度就会享受额外的折扣。
- 组合装 把特定的商品组合在一起然后整体出售。
边际贡献定价
边际贡献定价法的思想是在成本、售价和需求之间寻找最优的价格,使得利润最大化。为了简化描述,我们先不考虑成本。假设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:

设定价格,使得图中绿色方框的面积最大。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动态定价。例如,酒店的价格在节假日和周末比较贵, 而工作日便宜;机票的价格根据供需每日都会不同。
总结
品牌的定价策略需要综合考量其业务模式、发展阶段、市场环境、品牌定位等多种因素,并根据市场表现灵活调整。

定价策略只是手段,这背后体现的是 决策能力。商业信息瞬息万变,例如销量、库存量、用户量、竞品等每天都会发生变化。面对海量变化的信息,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将是牵引企业前进的引擎。